隨著云計算成為新常態,組織轉向數字業務計劃,IT的動態已完全改變。
為了保持競爭力并跟上同時運行的多個創新計劃,企業需要即時的基礎設施可用性——這在傳統數據中心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,但實際上可以在公共云瞬間實現。
隨著人們更好地了解公共云采用的驅動因素,同樣重要的是要了解由于所有公共云供應商都是API驅動的,因此基礎設施組件彼此分離,并轉換為單個應用程序堆棧。而這些需要管理的多種資源都帶有價格標簽。
以下來看一個例子。
傳統IT中的標準裸機或虛擬服務器可通過采購硬件、帶寬和電力來獲得,或者通過每月以固定價格出租來獲得。在公共云的情況下,動態變化:組織根據不同供應商的不同使用指標,使用不同的定價模型為計算、存儲、網絡、PaaS支付費用。這提出了一個問題:IT團隊如何優化和管理不同的公共云成本?
根據企業與公共云提供商合作的經驗以及幫助不同行業的組織,以下研究一下28種優化云計算支出的方法。
分析
1.了解定價模型:每個云阇供應商對不同的服務都有不同的定價模型。如果企業是公共云用戶,請務必查看有關這些內容的細則。
2.確定關鍵成本貢獻者:根據企業的云計算支出,確定對月度開銷有重要貢獻的服務,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關注這些服務。
3.分析工作負載使用模式:檢測公共云上使用的每個服務的使用趨勢,特別關注關鍵成本貢獻者。然后,收集諸如CPU、內存、磁盤/存儲、API等指標。
4.企業將其服務使用情況與支出進行比較:每項服務是否證明其所需的云計算花費是合理的?如果沒有,確定優化機會。于應用程序代碼存在缺陷,某些服務可能會被過度使用。
5.識別未使用的資源:由于每個服務都可以通過單擊按鈕獲得,因此每個服務都可以配置并可能完全忘記,這會導致孤立或未使用的資源,將會耗費數千美元的成本。
6.識別未充分利用的資源:企業借助云計算使用模式,具體識別那些未用于預期目的的資源,并計劃優化和正確調整大小。
7.挖掘過時的數據:除了主要的成本貢獻者之外,分析那些具有較高機會存儲無意義的過時數據的服務也很重要。
優化
8.按順序準備清理:在確定未使用的資源之后,啟動清理過程。為安全起見,請考慮事先備份一些資源。
9.減少未充分利用的資源:企業根據使用模式,慢慢地將資源縮減到最小規模,確??s減大小不會影響應用程序性能。繼續這種練習,直到企業的工作負載運行到所需的級別。
10.清理過時的數據或用法:一旦識別出過時的數據,就進行備份和/或清理。實施生命周期策略以確保成本控制和其他問題不再出現。
11.使用最新一代資源升級基礎設施:公共云提供商不斷優化其服務,以確保安全性、性能和成本具有競爭力。因此,企業明智的做法是,通過升級來優化基礎設施,從而保持領先地位。
12.利用按需服務:計劃針對未在生產中運行的工作負載按需服務。由于開發團隊無法全天候工作,因此非常適合自動啟動/停止工作負載。
13.合并帳戶:在多個帳戶上運行來自公共云提供商的服務時,請嘗試合并其帳戶。大多數提供商都有基于數量的折扣定價模型,可以幫助企業優化成本。
容量規劃
14.基礎設施的基線:在進行分析和優化練習時,可以達到基礎設施的基線,企業需要運行任何工作負載。有時候其基礎設施需要擴展,因此請牢記這些需求。
15.分離工作負載:根據工作負載的使用模式和用途,將它們分為不同的類別,如穩定,可變、長期和短期。
16.性能要求:企業可能需要擴展以滿足性能要求的工作負載。確定它們及其容量要求。工程團隊的性能和負載測試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這一目標。
17.預留資源:一旦為每個環境確定了穩定的工作負載,請保留這些資源。如果容量滿足不同供應商的定價模型,則預留在財務上更加智能。如果企業在不同時區按需在多個帳戶上運行工作負載,請考慮為動態工作負載保留一些容量。
退款和預算
18.創建業務單元:每個工作負載都有特定的功能;根據組織的結構,創建業務單元并定義所有者。將這些工作負載分配給這些業務單元,確保它們對這些費用負責。
19.確定每個BU的要求:每個BU應提供其工作負載的容量和規模要求,這些要求在短期內是穩定的,但足夠靈活以滿足預算要求。
20.制定預算和退款政策:根據企業的要求,為每個BU定義預算。將預算傳達給每個BU所有者,確保他們負責在預算范圍內保持優化。
持續成本治理
21.找到合適的云管理平臺:在公共云上管理基礎設施意味著處理大量資源,彼此分離和連接。人工執行分析和優化很困難
22.設置結算提醒:大多數云計算管理平臺都提供結算提醒和費用摘要,因此請確保每個業務部門所有者每天都能獲得這些提醒。此外,創建預算警報,在其支出接近預算的頂部時通知BU所有者。
23.定義成本治理策略:策略因組織而異,但正如審查成本摘要可以立即節省,企業的基礎設施應僅通過自動化進行配置,確保始終為每個資源分配關鍵標記(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訪問基礎結設施的配置)。
24.獲取標記:公共云提供商支持標記基礎設施,它可以幫助識別用于管理、隔離和計費的工作負載。然后,企業的云管理平臺可以使用這些標記并生成不同的報告。
25.自動化:采用基礎設施作為代碼(IaC)可以幫助維護基礎設施的一致性、可見性和可跟蹤性。
26.清理并重復:雖然成本治理可能重復,但如果每天完成,企業的云支出將保持優化。
27.重新評估架構:由于云計算提供商始終在不斷創新和發展,因此重新考慮企業的云架構并尋找潛在的優化機會是一個好主意。
28.深入研究數字:開始使用企業的云管理平臺查看所需的報告。許多云計算托管供應商(CMP)提供不同類型的報告(例如,使用報告、支出報告、自定義報告等)。了解最適合企業需求的內容,并定義相關治理。
廣州辦公室:020-87651564
佛山辦公室:0757-82101575
?